終於要進入滑雪的高潮了!
老爺一派輕鬆,投入Whistler的懷抱中,對我來說卻是完全相反的。
坐在地上爬不起來是家常便飯。
整個山頭幾乎都是這個樣子。
我想起孟克的吶喊。
可是沒有人聽我喊。
其實早該習慣的,每次初到新的滑雪場,總是需要習慣的時間,第一天上纜車前甜蜜指數五,但一小時後因為不熟悉環境,痛苦指數變成五,第二天痛苦指數十,因為前一天的酸痛全部死黏不放,第三天痛苦指數剩下三,但是通常也是要回家的那天,直到最後的一個小時,甜蜜指數直衝上十,變成許願下次一定要再來。
不過這次的痛苦指數最高應該有到12吧。總之是個破表的紀錄。
不曉得是什麼緣故,租雪具時從26號半雪鞋開始,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日本滑雪時穿的號碼,但,太小。就這麼一再升級,最後只有28號才能使我滿意。轉頭看一眼老爺,啥,他也是28號,咱倆什麼時候變成一樣了?「你真的不會太小雙嗎?」我還擔心他客氣了。
豈料28號鞋還是讓我痛得哇哇叫,腳長是合意了,小腿肚仍是毫不配合,全數扣上後痛楚是一層一層向內傳遞,第一天還不怎麼痛,第二天淤青就在皮膚上僅僅貼著,任何一點壓迫都讓我痛到無法前進,最後只好每滑幾下,就要停下來休息五分鐘,才半天的時間就投降回家,不玩了!
第三天捲土重來,才想到「不要全部扣緊」的妙招,果然少了一個扣子的壓迫感,淤青的痛感減輕不少,才順利多走了幾趟。
這次的辛酸血淚史,打回國後已經口述多遍,現在落筆已是平靜許多,一點也沒有驚濤駭浪了,賭氣耍脾氣生悶氣的事也一概省略,隨雪融化了吧。
先貼一張本人親近大地的組圖。

陽光下的纜車

在雪場天氣忽然轉陰是家常便飯

纜車上的人們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!

挖,有樹屋呢,很適合小孩子中途另外去探險一番。

其實這條雪道沒有開放,但我們偷偷進來尋寶...

雲霧中,沒開放的雪道也是不少人跑來玩呢!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